以传统节日入题,好味知时节书写烟火中

以美食为引,《好味知时节》循着节气,书写着当代中国的人间烟火。

秉承着“时序为美、不时不食、按时知味”的传统价值观,四川卫视推出沉浸式民俗美食慢综《红花郎·好味知时节》。在一节、一地、一味、一民俗的指引下,《好味知时节》全季节目踏遍西南地区21个地市州,在节气、节日的流转间品味最纯粹的中国味道。

以地方特色美食为载体,《好味知时节》既呈现了食物的原生形态,也记录了食物的制作过程,还展现了食物所带来的氛围感,系统化书写西南地区的美食风俗志,让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溢出屏幕,进一步强化流淌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以节日为时间线,勾勒西南好味图鉴

以端午节为开端,《好味知时节》围绕乡味、七夕、火热、沸腾、绝技、滋养、团圆、馈赠、等关键词,在时间线的推进中讲述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以及背后的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代表性的美食符号。在四川,川菜以麻辣而闻名,而这“麻”香便来自于花椒,当新鲜的汉源花椒遇上滑嫩的豆腐、鲜美的黔鱼,相互渗透下更显香气浓郁,但在这一重鲜香麻辣的主味觉之外,各个地方的美食亦有特色的滋味。

从有“处暑第一肉”之称的乐山甜皮鸭到泸沽湖的白马鸡汤,从西昌的火盆烧烤、坨坨肉到眉山的东坡肘子、龙眼酥,从稻城亚丁的藏香猪到会理的茭白炖猪蹄,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分布在四川的各个角落,也意在说明四川的美食不止于麻辣鲜香,还有酸甜百味丰盈着舌尖味蕾,是构成川味美食地图的重要坐标。

同一时节,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美食民俗。俗话说,“秋分一到,故常见稻”。在“十里西畴熟稻香”中,四川眉山的村民们喜迎稻谷的丰收,吃冻耙是当代的一种庆祝方式,人们将大米与糯米磨成粘稠的米浆,用玉米叶包裹,经过30分钟的蒸煮即可出炉。

而在云南西双版纳,同样迎来了谷物丰收的季节,人们往往喜欢用“孔雀宴”来庆祝丰收犒劳家人。他们利用菌、虫、花、竹、果等云南特色原料,将菠萝饭、勐海烤鸡、香茅草烤鱼等十几道菜依次摆放成孔雀开屏的形状,庆祝一年的丰收与团聚。

在不同时节、不同地域间,一蔬一菜,一饭一粥,都有着各自特色的打开方式,而这背后既有人们的用心劳作,也有大自然的倾情馈赠,还有各式节日的浓情渲染,《好味知时节》用这一道道充满地域特色的美食,勾勒出一幅幅西南地区的好味图鉴。

▍以好味为引,揭示美食背后的人文内涵

一场以订婚之名的农村宴席,一场以丰收之名的孔雀宴,一场以团圆之名的火盆烧烤……在探索时节与美食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好味知时节》也挖掘出了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的确,这一道道精心烹饪的美食背后,亦有着各自的故事。

精心特制的美食,往往饱含深情。一枚小小的巧果,不仅仅承载了母亲记忆中的味道,更是代表着母亲对于新婚女儿婚姻美满、一生幸福的祝福与期许;一碗现发酵的牦牛酸奶,所代表的是妈妈的味道,不仅能唤起了童年回忆,还纾解了远行路上的乡愁;一张简简单单的措麻饼,是母亲不顾被蜇伤的疼痛,上山采野菜为儿子制作的,饱含世间最温柔的鼓励。

透过这些热气腾腾的日常故事,我们看到了美食是亲情的另一种表达,那些美食或能让过去与现在重逢,或能成为人们生命里的一道亮光。

传统美食,大都饱含着匠心。在小城街巷里的传统美食能够流传至今,所仰仗的是一代代手艺人的薪火相继,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用一生在坚守、传承传统技艺。从成都的马婆婆粽子到眉山的兰家龙眼酥,从雅安荥经县垯垯面到乐山的徐凉糕,皆是如此。以闻名于东坡故居的龙眼酥为例,兰家在清朝末年便已开始做龙眼酥,已经有第五代传人。在代代传承间,手艺人们固守传统,让美食滋味如初、鲜活如新。

美食传承,也有创新的高光时刻。马婆婆家的粽子在坚持料好扎实的同时,每年都会新增口味,满足食客不同的口味需求;山城重庆老邓家的火锅店为了对抗暑热创造性地开在了烽火年代留下的防空洞里,上演一出冰与火之歌;在四川成都金牛宾馆工作20年的姜新敢于颠覆经典,在创新本土化的做法间,让鸡豆花这道国宴菜融入到百姓家。在这大胆尝试、创新背后,源于大家对于美食的极致热爱。

不同特色的美食,往往都有着各自的原生基因。在不同的主题间,《好味知时节》将美食与人文深度杂糅,既有共性的挖掘,也有个性化的展示,让大众深刻地感知到,每一份美食在特定的时节之下所承载的意义都细腻绵长。

▍以时节迸发好味,书写烟火中国故事

在这个简单的“吃”背后,所体现的是对生活本身如初的热爱,以及对人间烟火的倾情向往。以美食为引,《好味知时节》循着节气,书写着当代中国的人间烟火。

地方美食往往蕴含着醇厚的文化底蕴,《好味知时节》着力展现美食与文化之间的原生关系。

以四川民间宴请为例,承载“九九长寿”“天长地久”等美好寓意的九大碗是当地人情往来文化的重要形式。对于九大碗的制作,随着镇上鼎鼎有名的“乡厨”老曾夫妇翻山越岭、走乡串户的脚步,《好味知时节》向观众展现用简易的流动厨房为乡亲们制作承“九大碗”筵席的过程。味道各有千秋的九种菜式不仅突出了四川民间的美食特色,也让齐聚一桌的乡亲们在一碗一筷间的情谊愈发深厚,为“九大碗”的宴席文化注入更多的人文温度。

以节日为媒,《好味知时节》还讲述着人与美食的再生融合关系。

青青和采芹二人曾经都是城市白领,因厌倦城市冰冷的钢筋混凝土,选择来到大理构建她们心中的桃花源,逐渐习惯了与花共生、以花为食的田园生活。在中秋节到来之时,青青和采芹入乡随俗,用自己种植的滇红玫瑰为朋友们制作月饼,其间不仅寄托着异乡客的思念,也代表着这群新大理人对大理的热爱与适应。就这样,一枚小小鲜花饼,连接起了大理与新大理人之间的故事。

三餐茶饭,四季风光,烟火人间,风味常存。《好味之时节》或是走进田间地头,或是登上高原竹海,在翻山越岭间与当地特色食材完美相遇,并走进当地人的厨房,在烟雾缭绕间感受最真实的人间烟火,记录最动人的人间百态,最终将节日、节气、食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立体化呈现在大众面前,以最接地气的视角书写烟火中国故事。

[责编:杨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