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邱志娟记者杨琦)日前,记者从甘孜州扶贫和开发局获悉,近年来,甘孜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力脱贫攻坚,实现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稻城5县(市)贫困发生率均低于3%,群众认可度均高于98%,高质量实现“摘帽”,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创造了甘孜州扶贫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扭住“增收绳”实现脱贫梦
优先发展农牧产业。按照“调结构、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打造脱贫奔康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带,创建省级、甘孜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康定市坚持“西山东水”“西大东精”产业发展思路,建成万亩黑青稞、万亩蔬菜、万亩花海,9.22万亩水果、中药材、羊肚菌等特色农业基地,5个特色养殖小区,流转土地亩,打响“中国高原羊肚菌之乡”“洞波酒业”“蓝逸牦牛奶”等品牌,年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以上。
加快推进就业增收。按照“送岗、造岗、适岗、稳岗”就业扶贫路径,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丹巴县围绕“就地就近就业、异地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人,落实公益性岗位个,引导就业余人次,实现了“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并承办年全省就业扶贫现场会议。
发挥“资源势”实现致富梦
依托资源优势做强“旅游产业”。以基础保障、景区带动、商品开发、专合引领、乡村旅游、人才支撑、对口援建、智慧旅游、政策扶持的九个扶贫新模式,策动创新景区开发、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三驾马车”,做足“旅游+”文章。稻城县以生态为本底,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全域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稻城实践,创建“特色旅游小镇”2个,实施旅游扶贫示范村13个,创建“乡村民宿达标户”“星级乡村酒店”“特色经营店”67家,年亚丁景区游客购票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旅游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依托生态优势做大“绿色经济”。生态是甘孜最大的资源,绿色是甘孜最亮的底色,立足生态补偿扶贫、生态就业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经济,经济促脱贫,发挥绿色经济的最大效能。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藏区文化内涵,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村民变股民、牧民变市民”的旅游脱贫之路。稻城县持续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行动,增加国土绿化面积5.5万亩,兑现森林、草原等各类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亿元。
筑牢“保障墙”实现民生梦
“实打实”推进住房安全攻坚。切实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开展住房安全摸排行动,实施危房改造、避险搬迁、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抓好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九龙县通过藏区新居、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实施,全面实现户名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保障。丹巴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户,同步推进搬迁群众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安全住房、广播电视全部达标,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实现了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点对点”推进底线民生攻坚。严格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应读尽读,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严格落实贫困患者就医“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和“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政策和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制度。如: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稻城县落实贫困人口城乡医保、大病保险参保“两个%”和“十免一补”,设立贫困对象医疗救助基金,实现贫困患者在县域内住院治疗个人支付控制在5%以内。稻城县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和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点燃“内动力”实现奔康梦
强化教育引导,实现“想脱贫”到“要脱贫”转变。坚持思想引导,大力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活动,办好“农民夜校”,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增强“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认识,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
九龙县坚持教育为“先”,激发“脱贫动能”,着力开展州、县、乡藏汉彝三种语言引领讲、覆盖讲、入户讲的三级形式精准宣传;围绕“全域九龙儿女上好学·创全州一流教育品牌”目标,斩断贫困代际,精准扶智;充分发挥“农牧夜校”在脱贫攻坚中的“助推器”及“加油站”作用,有效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精准办学。
强化激励措施,实现“能脱贫”到“争脱贫”的提升。强化正向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劳务补贴等方式,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户参与情况挂钩,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乡城县制定《“劳动收入奖励”实施方案》,主要从种植养殖业项目、劳务收入分别进行奖励,“劳动奖励计划”每户每季度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元,一年合计不超过元。通过“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实施,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我脱贫的积极性。
(图片由甘孜州扶贫开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