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之行中高反生存记

北京好看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89988.html

今夏西行

国道川藏线

(上篇说到我们夜晚留宿康定)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得很早,准备出发去往木格措。

白天的康定跟夜晚繁华忙碌的康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天的康定,整个镇子像被海螺姑娘重新清洗过一样,道路干净的一尘不染,加上路边不慌不忙的人们。有一种睡了一觉在另外一个城市醒来的感觉。

湍急的折多河

流水声轰鸣

一尘不染的街道

在开往木格措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房屋,还有在路边放牧的当地牧民。

木格措

木格措又名野人海,又名大海子,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藏语中的“湖”发音cuo第四声)

我们自驾到木格措景区门口,然后乘坐大巴前往木格措。木格措被山包围着,像一只眼睛,清澈明媚。在这也可以看见雪山,只不过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角,但就凭这湖水,就是一个值得游玩的地方。

野人海后方有一条小路通往另一番天地,走的时候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前方高能图片,小心美到窒息

能想象出的世外桃源也就是这般了

在这里玩耍有一种,这片草原都被我承包了的感觉。

这里住着很多藏民,我们被一位热情的藏民邀请。观赏了一下藏族特色的小屋。

(一组萌的不行的小盆友的模糊写真)

藏族

特色

特地品尝了一下传说中难喝的酥油茶,喝了大半碗,据说是被加工过的,应该不是正宗的酥油茶,所以我才能喝下大半碗。最后一张图是他家自制的牦牛肉干,味道也不错。

虽然木格措的海拔也有三千多千米,但是我们都没有很明显的高反症状,只是不能跑跳,缓慢行走还是不成问题的。

出了木格措,我们走了一条乡村公路,没有走国道,直接去了塔公草原

塔公草原

塔公草原,是我们此行去的最美的地方。

山路曲折,一直上升,从山谷到山腰再到山顶,原本需要抬头仰望的山顶,在不知不觉中就跟我们并肩而立。

因为我去塔公草原在海拔上升的过程中,已经稍微有一点高反,呼吸不畅,“瘫痪”在车上不能动弹,所以上山过程中没有拍照片。我们到山顶的时候拍了一些。

崎岖坎坷的道路

饱经风霜的小车

我们的车一路颠簸着上了山,到了山顶之后,感觉与天肩并肩,伸手就能碰到云。不过当时我只能稍微站立一会拍两张照片,然后继续回车里继续“瘫着”。

1

2

3

4

5

6

7

8

图1,2我们刚到山顶,与天肩并肩

图3,4到达米的垭口,打卡

图5,6前一秒强撑拍照,下一秒撑着头高反的怀疑人生

图7,8前一秒美美的摆拍,拍照,下一秒说吐就吐

PAYATTENTION!

1

众所周知,沿着川西线向西的行驶,我们的海拔也是一路攀升的,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轻则耳内屏气,重则头疼呕吐,浑身无力。

由于我们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高反的时候没能及时吸氧和补充葡萄糖。

温馨提示(一定要带上充足的氧气和葡萄糖,高反严重的时候可以救命)

在我们看来这次出行,航班严重晚点,泸定的大堵车,县道的塌方严重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计划,导致我们后期休息睡眠不足而后导致了我们的高反。

当然也有平时缺乏锻炼,肺活量不足的原因

由于我和舅妈的严重高反,呕吐不止,还有弟弟的头疼,我舅舅一路开车飞奔,下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新都桥。

小插曲:后来舅舅告诉我们,在撤离高海拔的时候紧跟着一个西行的车队,生怕我们哪一个出现更加严重的意外。现在想想真的很惊险刺激。

我跟舅妈很开心的吸氧满血复活图

在新都桥休息了一晚上后,我们虽然满血复活,但是我们昨天的状态,让舅舅决定哪里都不去了,直接折回成都,去逛吃逛吃。

通过打听,返回成都还需要经过折多山的垭口,也有四千多米,于是我们以防万一买了两大袋医用氧气袋和葡萄糖。

结果第二天返回途中经过折多山垭口的时候,我们毫无反应,以至于都不知道我们已经过了折多山的垭口。在一路下坡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过了我们以为很难通过的折多山垭口。所以买的氧气袋和葡萄糖都没用上。

我跟我舅妈就变成了没去成稻城的一个梗,当时觉得罪过真的很大。现在想想还是有点搞笑,也有些许遗憾。

惊险刺激的高反之旅就到此结束了,下篇是有关成都慢生活的逛吃逛吃

请期待下期的文章

《川西之行下篇》——成都慢生活的逛吃逛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