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航脱贫攻坚·我在第一线
年,稻城县纪委廉政教育中心干部侯志雄响应号召,主动到全县最偏远的俄牙同乡牙垭三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侯志雄带领村民探索种植黑花生,年牙垭三村人均增收元,顺利实现整村巩固脱贫。
俄牙同乡牙垭三村距离稻城县城余公里,这里是川滇交界处,坐落于群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长期以来,老百姓守着几分薄田,种着青稞、玉米、大豆,贫困程度深,许多年轻人都去了外地务工。
年5月,我被派到牙垭三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还记得驻村第一天发生的那一幕。当天乡党委书记邱挖破带着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见面。由于当地人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皮肤黝黑,村党支部书记呷扒初见我肤色白净,还是光头,打趣道:“这个白光头就是我们的第一书记?不会过两天就跑回县城吧?”当时大家都不相信我能给村里带来什么变化。
驻村第一个月,我啥事都没干,就在村里的田间地角“溜达”,发现村子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十分适合种植黑花生。加上市场调研发现黑花生在当下特色农产品市场中是紧俏货,销路很广,这更坚定了我带领村民发展黑花生产业的信心。
侯志雄在花生地里劳作(洛绒泽仁摄)
当我把调研情况告诉村“两委”班子时,却被浇了一盆凉水,“你晓不晓得这个地方海拔有多高?”“不要拿群众的发展作赌注!”……面对一片反驳质疑声,我决定先在一个村干部家的四分地上试种,摸清楚黑花生在当地的生长状况。
年10月,第一批黑花生试验品迎来验收,花生总体比较饱满,但长势不太理想,通过分析发现当地早晚温差过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于是,我及时对种植方式作出了在土里挖窝、铺设薄膜等调整,既能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又能相对减少除草等工作量。
侯志雄查看黑花生长势(洛绒泽仁摄)
虽然起初并不赞成种植黑花生,但呷扒初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