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景区划分报告出炉地学旅游或成景区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田之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发布了《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根据报告数据,全国共有家A级景区。其中地质地貌类家,水域景观类家分列18个类型中第一、第二位。庞大的数量基础彰显地学旅游在景区中的重要地位。最新旅游报告地学旅游成新宠超强魅力吸粉根据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发布《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报告将我国的景区划分为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现代游乐产业融合和其他5个大类,之下又细分为森林草原、水域景观、地质地貌、古村古镇、文化遗迹、文博院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主题游乐、休闲度假、乡村田园、城市公园、特色街区、工业旅游、科技教育、体育运动、文化创意、其他等18个类型,而其中的地质地貌类和水域景观类,就是地学旅游的范畴。地学旅游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以地球科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服务于发展旅游事业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旅游学和地质学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作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年来地学旅游的地位愈加凸显,在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地学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两大类。在总接待游客数量上,地质地貌类和水域景观类分别以7.88亿人次和7.05亿人次,分列排名第二、三位,仅次于特色街区,显示了地学旅游超强吸引力。在旅游收入上,水域景观贡献了.34亿元,地质地貌贡献了.18亿元,包揽了排名榜前两名。可以说,地学旅游的繁荣兴盛,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地学旅游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将投资商的眼光牢牢抓住,地质地貌吸引了.7亿元的投资,水域景观吸引了.87亿元,包揽前两名。同时,地学旅游在解决当地就业方面表现也相当优异,地质地貌类和水域景观类直接就业达27.93万人和21.62万人,再次名列第一、第二。从这6个方向分析的结果来看,地学旅游类(水域景观和地质地貌)除门票价格之外,对景区的贡献均排名前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地学旅游不仅可以帮我们寻找到新的景区,还可以为我们解读自然山水。每一处山,每一处水,每一处景观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我们所熟悉很多山水景观,大多是地质作用形成的,是地球演化的结果,称之为地学旅游资源。数十年来,地学旅游为中国景区默默贡献,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报告称,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景区凭借地学旅游的才华和颜值,成为5A、4A景区,地学旅游的独特魅力,也将在中国景区、中国文旅持续绽放。专家点评四川地学旅游开发最早资源丰富数量庞大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省地矿局物探队副队长李忠东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四川省是我国最早开展地学旅游研究的地区。早在年,四川省地矿局就成立了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专门从事地质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地质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30多年来,四川省地矿局直属物探队、区调队等地质科研单位成立了专门的地学旅游研究机构,共完成世界级、国家级、省部级旅游地质项目数百个,包括自然公园(地质公园)、景观地调查、评价及规划申报等工作。最近,国家文旅部公布了拟确定21家5A级景区,其中稻城亚丁和光雾山榜上有名,其背后就有四川地矿局作地学旅游等相关技术的支撑。近年来,地学旅游的地位愈加凸显,在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地学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和水域景观两大类。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旅游地学资源十分丰富,李忠东介绍,通过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共查明了四川共有地文景观处(五级旅游资源处),水域景观(五级旅游资源处)。它们主要表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数量相当庞大,二是品质特别优异,三是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这些分布在天府山水里的地学旅游资源就是一座座绿色“富矿”。为地学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省打造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贡献了力量。(本文图由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省地矿局物探队副队长李忠东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